本期导读
饮食的乐趣,在于五味互相切磋的过程:辛苦甘酸咸,互相制约互相搭配互相合化,层出不穷地让我们从其中获得能量和满足。
早晨,我站院子里,抬头,眯着眼睛,透过被阳光晒得翠绿的叶子,蜜柚可以摘了。酸酸甜甜的柚子,搭配什么食物吃它呢?烤肉吧!
选取肥瘦相间有大理石纹路的牛肉,用姜汁,盐和酒,抽真空腌制一晚。
切小块,撒上黑胡椒和香草碎,用*油刷锅,听到嘶嘶的声音伴随着暖暖的香气,此时一切好得不能再好。
微微颤颤地夹起冒著油花的烤肉,拿紫苏叶或者生菜裹着,慢慢地送向充满唾液的嘴,准备好了吧?
酸甜下火的蜜柚,剥出肉打碎放入锅中,加适量的糖和泡软的吉利丁充分搅拌融化,滤过杂质,稍微冰一下,用漂亮的玻璃碗盛着。
烤肉蔬菜+核桃杂粮饭+蜜柚果冻。
烧肉类味辛咸,主少阳相火,少阴君火旺盛,食多易口舌生疮,或肺燥胃热;杂粮饭味甘,养脾胃;蜜柚味酸微苦,泻肝火心火降胃火,滋肺阴。
上完《辅行诀》,做菜也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有没有什么味道
让你从心底感动?
《中庸》里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记得在20年前北京的冬夜,我在一家不怎么起眼的日式料理店随手点了一份叫「蝴蝶」的手卷。
在我举起筷子把食物送进嘴之前的1秒,心里还在挂碍工作上的事情,而到合上嘴巴的一瞬间,眼泪居然哗哗地涌出。
别误会,不是吃了Wasabi被辣到了,是舌尖,牙齿,唾液包括鼻子,共同感受到层层不穷地灵动。
米饭,醋,牛油果,紫菜,软壳蟹,罗勒草,青瓜,一切都刚刚好,简直不可能再好地被我吃下去。
它们在口腔中舞动,我甚至轻易地分辨出它们每一个的味道。这个画面有意思,一个手足无措的厨师长站在我面前,看着嚼著手卷哇哇大哭的我。
我硬咽着顶着两个哭花的黑眼圈告诉他,这手卷有抚慰人心的魔力,把我吃感动了。
饮食的乐趣,在于五味互相切磋的过程:辛苦甘酸咸,互相制约互相搭配互相合化,层出不穷地让我们从其中获得能量和满足。
《辅行诀》源自伊尹的《汤液经法》,在地下沉睡千年。
《辅行诀》辅助修行的法决,以五味入道,调和身体。
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同出一源,后者偏重于祛邪。
跟着范师学习《辅行诀》后,对于伤寒论的方子,不难看出组方套路:
千古第一方的桂枝汤
桂枝白芍姜枣草,桂枝,味辛,木中之木,主肝气(将*之官)升发抵御外邪,芍药,味酸,金中之木,主收敛,防止肝气过盛。
辛酸化甘,跟号称脾三宝的姜枣草,热米粥,一同护持胃气。
西瓜味甘入脾,过食伤肾。食盐味咸苦,讲究的人吃西瓜加点盐,甘咸除燥生津解渴,还可以防止肾气被伤。
受了风寒,喝一碗热烫的酸辣汤,好像真的有神奇的力量,从入口那一刻起,抚平一天的疲劳而带来满足。觉得人生快意,无需寄望太多。
酸辣汤,辣来自黑或白胡椒,味辛,酸是醋,简单的两个调味包含了中国人生存法决。寒重一点,胡椒多醋少;怕冷但有汗,睡眠不稳,胡椒少而醋多。
做苦寒的菜,芥菜,苦瓜,能干的妈妈总会放很多的姜末调和。辛苦除痞,一道简单的菜式,除心烦化解苦夏中脾胃不畅。
像解方程式一样学《辅行诀》
范师讲课时,各种味道的搭配,通过中药变幻成食物,在我的舌尖巡游过多次。
用这种特殊的记忆方法记住各种补泻汤,救误汤,虚痨汤,大小阴阳旦汤,大小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汤。
范师,一个标准医学院文科生,却长了一个理科生的心和一个工科生的脑子,把辅行诀弄得跟高数似的,每个方都自带方程式。
同学像高中学生,在公式中代入五行五味归经的药物:辛酸化甘,咸苦化酸,甘辛化苦,苦酸除烦,酸甘除逆,甚至关上书本,自己也能组出差不多功效的方子。
开方时只说小泻肝和大补脾汤,大泻肾和大补心汤,对应不同症状的加减,瞬间就要把方子组出来。范师把同学硬生生训练成「碳级别机器人(不是硅机啊)」。
阳旦汤暖和,阴旦汤凉快,青龙白虎邪气盛,朱雀玄武正气虚。还有金木交互,水火既济。
最重要的是术数,为什么补3泻6,而煎药的时间,阴爻(翻煎)和阳爻(煎一次)分别对应什么样的方子。
一时间,同学好像穿越回东汉,在仲景身边跟诊,听师对舌脉症的分析后,明白师开方的用意。哇,太激动太神奇了吧!
大家把五味搭配的茶点拿出来品尝,咸的伊比利亚火腿和伊朗鱼子酱,甘的法棍包和蜜瓜,酸辛的酒,苦的茶,美滋滋地结束《辅行诀》的学习。
即便做饭也是有讲究的
爱做饭的人,大多不只为最后尝到的那一口滋味。烟火气中,专注着投入着,锅里的汤咕嘟咕嘟,看著葱蒜霹霹啪啪地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以时间和真心所做的一顿饭,那种满足感是真切踏实的。
吃药是偶然的事件,而每日通过饮食调整家人身体才是更靠谱的事。但重要的前提必须headline出来:饮食也要了解体质!
如果一个虚寒的妈妈每日做她认为「健康」的饭菜,被一个胃热的爸爸和一个阳气满溢的孩子日积月累地吃下去有什么结果???
厨房即药房,好妈妈要按照半个好医生的标准训练,精通五味合化的妈妈绝对是家庭的守护神!
后记
我原本就爱吃,学了《辅行诀》后在「爱吃」的基础上跳跃了一级,变成「越来越会吃」。
五味这种奇妙的,来自上天的馈赠,配合我们通透的身体和「吃饭时就吃饭」的真意,体会人生隽永悠长的至味。
做菜和把脉开方一样,急不得,给足够的耐心,慢慢等待,揭开锅盖那一刻的欣欣然和小雀跃会满足你的。
写过那么多篇大医习业的文章,这一篇特别捨不得收尾。是不是被伊尹老爷子或者陶仙人加持过?
分享一些我最喜欢的食单里的小tips:
●像牛羊肉适宜冬天,干腊东西适合夏天,萝卜过时会空心,山笋过时味会苦,冬腌菜在三伏天是宝贝,竹笋在秋凉时节尤为珍贵;
●夏天适宜用芥末调味,冬天适宜用胡椒;
●鲫鱼要扁身子白肚皮;鸭子要谷物喂养的,肉质肥美;竹笋要肥沃土地生长的,节少甜鲜;
●放调料讲究个先后次序:先放酒,再放糖,再放酱油,盐一般后放;
●将剥壳洗淨的虾仁放在纸上吸乾水分,之后炒出来的虾会嫩而有口感;
●凡红烧之食物,煮成之后,稍予浸泡滷汁内,无论色泽与味道都会更为浓郁;
●秋风起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而归.......
正
安
好
课
5月1日-5日和范师一起去龙虎山游学!请联系班主任咨询(白术老师)课程安排
五一假期,我们特邀正安明师范英志老师,带我们一起习道家经典《辅行诀》,游道教名山,为我们的身心充电,度过一个别样的五一假期。
五月的鹰潭龙虎山,绵厚的青草铺天盖地,青翠葱茏在山石间蔓延,生机勃勃。春风拂面,眼前的翠绿也涌现出一道道波纹,十分悦目舒心。
龙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上课在山间,吃饭在山间,宿在山间,行走在山间。到大自然里,离开城市喧嚣,放下俗事烦扰,放空身心,专心学习。
入住的山庄,隐于排衙峰山林,远离尘嚣,宛如桃源。
课上:范师带同学们学习药阵法图+医案,仔细研究二十五味药阵中的每一味药材(班主任已经为大家准备好正安最好的药材实物样本啦)!
课余:(山里上课的超级福利哦),范师带同学们徒步看药材原植物;有星空的夜晚,精通西方古占星和中国古天文的范师带大家观星~
课程包含内容:
室内:授课共4.5天,30小时(干货满满)。
室外:边游边学1天(寓教于乐,生动有趣)。
老师介绍
范英志
◆正安文化特约老师。在正安开设《中医心法与健康管理》、《伤寒与温病》、《辅行诀》、《六壬心法》等课程。
◆辽宁中医药大学毕业,在国内行医多年,后在英国行医十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曾在国外传播中华文化,深受欢迎。
◆对中医经典:《*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有深入研究。对东西方古经典有很深的研究和整合,也对经典《易经》《德道经》《孙子兵法》《西游记》有独到而系统的研究。尤能把东西方术数和各大经典与中医打通授课,构建清晰的学习框架。
执业中医师,擅长治疗内科五脏系统疾病与妇科、儿科病症。
开课学院
*四学院联合招生,上课时间及地点统一
开课时间:5月1日—5月5日
上课地点:龙虎山
广州
1.课程期数:第13期
2.课程(白术老师)
上海
1.课程期数:第11期
2.课程(苏木老师)
深圳
1.课程期数:第12期
2.课程(甘草老师)
北京
1.课程期数:第14期
2.课程(李老师)
版权声明:1.本文内容来源「正安文化北京」,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转载。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3.图源:摄图网。4.欲转载投稿等可联系今日编辑:奉壹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