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白癜风患者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2991.html医院里有个地方叫手术室,一般人都进不去的那种。医院里还有个地方叫病理科,一般人都不知道的那种。但是,病理报告,是很多做过手术的患者,尤其是癌症患者十分关心的诊断书。然而它却不像CT、超声一样可以当天就拿到报告。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病理科,看看我们在手术台切下来的肉,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最终变成了一份病理报告。1固定外科手术台切下的肉,我们称之为标本。首先,需要在福尔马林等“固定液”里面浸泡12小时左右。如果固定不充分,细胞就会自溶。想象一颗豆子如果被粉碎成沫了,你还能看出来它是*豆还是豌豆吗?因此,如果固定不好,就会十分影响后续病理医师做诊断。那我们就老老实实花时间固定吧!2取材如果说CT是把整个人体进行了一层一层的观察,那么病理就是把病变部位的组织放大,一层一层的观察。进行这么细微的观察,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只有把组织切成薄薄的一层,薄到只有一两层细胞,病理医师才能在显微镜下透过光看清楚。那么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组织取成2×1.5×0.3大小的块状,如果把切下的整个标本都制作成几微米厚的切片,就算切下只有1cm厚的组织,那我们要制作出多少张切片?1cm/0.cm=张!显然是不现实的啦!因此,在手术台切下的一大块人体组织中,病理医师需要切下其中最有诊断价值的几小块,由病理技术员制作成切片。切下病变最重的部分,用来判断患者到底得了什么疾病;如果是恶性肿瘤,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留取标本的切缘,只有切缘在显微镜下没发现恶性肿瘤,我们才能判断外科医生已经把肿瘤“切干净”了。被选中的这一小块很宝贵的组织,会放进一个小盒子里,我们称之为“包埋盒”,就是下图中那两个绿色的小盒子,利用这个小盒子,我们可以把这一小块组织,制作成一个“蜡块”,就像包在琥珀里面的小昆虫一样,这样才方便我们切成薄片。3我们还要进行下一步---制片经过漫长的脱水,第二天,病理技师要经过包埋、切片、温水展平、捞片、烤蜡等一系列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也很费时哟(至少需要整整一天啦)!总之,切片需要训练有素、技术高明的技术员完成。4染色、封片无色组织片经过不同浓度的酒精反复涮洗、苏木素、伊红染色,最后红蓝相间的切片就出来啦,再用树胶封固组织,以免褪色和磨损。经历了这一道道繁琐的工序,我们才能拿到这一张小小的切片!5阅片、打印,核对,签发,送报告“万里长征,始于足下”大工程才刚刚开始!这张小小的玻璃片,到底蕴含着什么秘密,它能告诉我们什么,还需要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细细观察。有时,对于一些疑难的病例,低年资的医生无法做出诊断,就需要更高年资医师的医生进行会诊,这时就要有更多的耐心等待最终病理结果。需要告诉大家的是,疑难病例不代表就是恶性,因此不要有过度焦虑!病的种类纷繁复杂,请给病理医生更多的时间,仔细考虑每一种可能,这是对每位患者的负责;而患者的耐心等待,也是对自己的负责!诊断医师经过阅片(脑力与视觉的完美结合)、特殊染色、会诊,病理报告“历经艰难”终于和大家见面,报告签发后,由病理技师将病理报告单送回申请科室并签字。供稿:病理科排版:信息科审核:院办/营销组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