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伦苏木城遗址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一处元代(公元~年)元代北方的城市遗址。敖伦苏木为蒙古语,意思是"众多的庙",
敖伦苏木城址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米,南、北长约米,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城墙的四面辟有城门,四角筑有角楼。城门、角楼与城墙的的轮廓清晰。城墙墙基宽约3米,残高2~3米。城址内发现有建筑遗址17处,高台和土包99处。城东米处还发现有墓地一处。此外,遗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石碑、石兽以及景教墓石等遗物。据考,明代中叶这座古城曾是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的避暑夏宫。
这座古城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姻亲之部——汪古部的首府,因座落在艾不盖河北岸,那时艾不盖河名叫黑水,当时称为黑水新驿。又因汪古部赵王世家居住此城,也叫“赵王城”。敖伦苏木古城建于元泰定元年(年),不仅有着高耸雄伟的殿堂,豪华雅致的宫邸楼阁,还有鳞次栉比的街衢商店和金碧辉煌的“德风堂”等文化、宗教大厦等建筑物,成为当时汪古部落的*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座古城是蒙古高原上仅次于元上都的第二大城池,也是欧洲文明传入东方的第一大城市。同时,它也是沟通西北蒙古高原和内地之间的要冲。
该城具有独特的历史和考古价值,处于保护和未开发状态。置身古城中央,漠南烽烟若在眼前,美妙神奇的“36敖包”、“五英雄城”的传说源远流长,从古城的断壁残垣中,隐约可见当年汪古部赵王世家的繁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