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根塔拉草原
作者:魏铎
格根塔拉草原,是蒙古语“夏营盘”和“避暑地”的意思。格根塔拉草原位于呼和浩特以北公里的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境内,苏木是蒙古语,汉语是“乡”的意思,查干补力格也是蒙古语,意思是“洁白甜美的泉”。格根塔拉草原地势平坦开阔,水草丰美,自古以来就是优良的天然牧场,也是内蒙古最早开发的草原旅游景区之一。
格根塔拉草原所处的查干补力格境内,有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就是四子王旗的王爷府。那青砖绿瓦的殿堂就是过去蒙古王爷的府邸,前厅是王爷的办公场所,后厅是王爷和福晋的居所,厅前的壁画生动传神,厅内的陈设富丽堂皇。王爷府附设的两个庙堂称为“独贡”,是过去专门为喇嘛念经设置的地方。
明朝末年,成吉思汗后裔的诺颜泰部族,从斡难河(今蒙古国鄂嫩河)一带西迁来到大青山北麓,诺颜泰有4个儿子,就称自己的部族为“四子部落”。年(清顺治元年)满清入关定都北京,五年后顺治皇帝为稳定蒙古各部,赐封成吉思汗胞弟的后裔温宝为统领四子部落的郡王,世袭罔替,并更名“四子王旗”,旗所在地设在查干补力格的宝龙河畔,王爷们也一直住在蒙古包里。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第十三代王爷色旺敖力布,大兴土木建起了王爷府,四方各地的喇嘛活佛慕名而来,最多时王爷府住着多个喇嘛。各个盟旗的王公显贵也登门造访,从此,四子王旗的王爷府远近闻名。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蒙古族王公制度,年第十六代王爷去世后,王爷府成为一处历史古迹。
格根塔拉草原属于典型性草原景观。站在格根塔拉草原南坡上举目四望,舒缓起伏的绿色草场是宽广无比;炊烟袅袅的白色毡包如点点珍珠;一簇簇牛马羊群好似流动的五彩祥云;一汪汪清潭碧水犹如闪烁的银光宝镜。每到夏秋时节,草香阵阵,清风徐徐,蓝天白云,气爽神怡。那草原清晨的日出,那雨后绚丽的彩虹,那如火似锦的晚霞,那清澈夜空的繁星,还有那万籁无声的感觉和那暮霭笼罩的寂静,足以让那些远离喧嚣闹市的人们有口无语,不惊而颤。
格根塔拉草原是呼和浩特周边一带旅游项目和服务设施都比较齐备的一个景区。旅游季节来到这里,游客们可以尽情感受美丽草原的旖旎风光,亲身体验马背民族的生活情趣。这里的礼仪马队全部由蒙古族青年骑手组成,不论客人来去,都会策马迎送,并举行传统的蒙古族仪式。这里每天都在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的蒙古族“男儿三艺”表演,并欢迎客人一试身手。这里不仅能看到蒙古人的驯马、套马、叼羊(骑马抢羊)比赛,而且可以欣赏蒙古族婚礼和歌舞器乐演奏。来到这里游客还可以亲手搭建蒙古包、乘坐勒勒车、骑马、骑骆驼、挤牛奶、熬奶茶、剪羊毛、转敖包。晚上在草原星空下举行的篝火联欢晚会,人们还可以尽情地唱歌跳舞,肆意狂欢,通宵达旦。
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格根塔拉草原的牧民们都会举行传统的祭敖包活动,原本安谧宁静的草原,就会突然出现匆匆赶往敖包山的车马人流,那里就是他们的根,那里牵着他们的心,那里寄托着他们的美好追求和无限憧憬,那里蕴含着他们的千年夙愿和民族之*。
每年的7月25日到7月31日,格根塔拉草原都会如期举办“内蒙古草原那达慕”,来自国内外的宾朋贵客,给美丽的草原带来一片欢腾。人们品尝着鲜美的手把肉和酥嫩的烤羊腿,畅饮着飘香的奶茶和甘醇的美酒,聆听着浑厚悠扬的马头琴声,不由得要唱起那首韩冷作词,英年早逝的呼和浩特关帝庙小学音乐老师张立中谱曲,让人荡气回肠、百听不厌的《草原恋》:
草原啊,草原,我可爱的家乡;
马背呀,马背,我生命的摇篮。
你用圣洁的乳汁把我哺育;
你用深情的歌声为我催眠。
那朝霞般的篝火给了我无限的温暖;
那白云似的绒毛为我抵挡多少风寒。
不论我走到哪里,
总听得见,马头琴在歌唱;
无论我离开你多远,
总闻得到,奶茶的香甜。
啊哈嗬咿—,啊哈嗨—,
啊哈啊哈哈嗨咿——。
编辑:土默特之声任瑞新
——往期回顾——呼和浩特的美食与物产—烤全羊和羊背子
呼和浩特的美食与物产—奶茶和炒米
呼和浩特观音寺和太清宫
呼和浩特汉传佛教
呼和浩特的美食与物产—大烩菜和油炸糕
呼和浩特的美食与物产—全鱼宴和炸馓子
呼和浩特的美食与物产—土豆和莜面
分享是一种美德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目前000+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