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糖尿病系列番外篇糖尿病那些诡异的现象
TUhjnbcbe - 2021/1/12 2:03:00

一、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相关概念

(1)“黎明现象”,是指病人在清晨出现高血糖的现象。患者一般在夜间血糖控制良好,即在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从凌晨三至四点开始,血糖逐渐上升,到早晨七至八点将升到最高峰。之所以出现这种高血糖的现象,与糖尿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密切关系。

(2)“*昏现象“,是指血糖高峰出现在接近*昏时分,故而称之为“*昏现象”。糖尿病病人中有部分人出现此现象较晚,为入睡前出现高血糖现象。一般认为,经常出现晚餐前血糖高于午餐后2小时血糖1.0-2.0mmol/l者,应考虑有“*昏现象”,判断“*昏现象”时需排除饮食、运动、情绪和低血糖等因素的影响。

(3)“苏木杰现象”是指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用量过大而导致糖尿病血糖不稳定。当减少胰岛素用量时,反而使病人血糖有下降现象,这种现象也称为“苏木杰反应”。

以上三种现象都跟血糖在体内代谢(包括参与血糖代谢激素)有关。

二、三大现象的机理

(1)血糖代谢曲线及胰岛素分泌

(2)“黎明现象”和“*昏现象”的机理

升糖激素(包括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糖素等)的分泌从午夜0点开始增加,凌晨4~6点达到高峰;下午5~7点又出现第二个高峰,与“黎明现象”和“*昏现象”的产生时间基本一致。

非糖尿病者,基础胰岛素的分泌会伴随着升糖激素分泌的增加而增加,使血糖得以维持在正常范围,但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地对抗升糖激素的作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这种胰岛素分泌与升糖激素分泌的不协调,是产生“黎明现象”和“*昏现象”的主要病理基础。此外,前一天晚上降糖药用量不足或药效维持时间过短,也是导致“黎明现象”的一个原因。

(3)“黎明现象”与“苏木杰反应”区别

清晨血糖升高,除了前面提到的“黎明现象”之外,还有可能是“苏木杰反应”,后者是由于夜间发生低血糖后所导致的血糖反跳性升高,它往往是因用药过量所致。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凌晨2~4点的血糖来区分“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如果所测血糖值在6.0mmol/L左右,那就是“黎明现象”;如果血糖值低于3.9mmol/L,那就属于“苏木杰反应”。“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的临床处理截然不同,前者需要增加药量,后者需要减少药量。

三、如何应对“黎明现象”、“*昏闲闲”、“苏木杰反应”?

(1)“黎明现象”的处理方法

①餐前短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混合注射;

②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岛;

③可将早餐前使用的胰岛素提前在早晨6时注射,以缩短高血糖持续时间;

④应用胰岛素闭环泵治疗,可依据患者的血糖高低自动调节胰岛素输入量。

(2)“苏木杰现象”的处理措施:

①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的用量;

②睡前尿糖阴性或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者,可适当进食少量糖类。

(3)“*昏现象”的处理方法

①调整饮食及运动:少吃多餐,将午餐分两次吃,以控制餐后高血糖。另外,在午餐后2小时做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也可协助降低午餐后血糖。

②早餐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或者午餐前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有助于控制“*昏现象”;

③如果病人“*昏现象”出现的较晚,也可在午餐前注射诺和灵30R,晚饭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

④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昏现象”比较频繁且控制难度较大,最好使用胰岛素泵治疗。

参考文献

[1]苏杭,周健,贾伟平,等.糖尿病黎明现象及延伸黎明现象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1(8):-.

[2]李长玉,刘*江.奇怪的糖尿病“*昏现象”[J].糖尿病之友,(2):48-48.

[3]曲明.糖尿病患者警惕“*昏现象”[J].大家健康,(12):57-57.

[4]周志鹏.糖尿病的黎明现象与苏木杰现象[J].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5):15-15.

[5]向红丁.这是苏木杰现象还是黎明现象?[J].糖尿病新世界,(5).

供稿:医院检验科宣传小组

图片:医院检验科宣传小组

编辑:医院宣传部

审核:吴勇华

客服-

急救-

检验科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系列番外篇糖尿病那些诡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