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头条火了,张家界玩爆鸡年直击土家族 [复制链接]

1#

火了火了!从1月26日(腊月二十九)起到1月30日(大年初三)连续5天,新湖南与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互动,进行了第五季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直播,将镜头聚焦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村!

一起来看看张家界人民怎样过春节!

视频里的土家儿女过大年

土家叉鱼

大年初一,百家米,千斤粑

火爆的苏木绰,到底是啥意思?

在土家族人,土家语中,"苏木绰"是"祖源之地"音译,可理解为武陵山区土家族居住之源,文化传承和鼎盛之源的意思。

万物唤醒谓之“苏”,土之孕育谓之“木”,宽裕舒缓谓之“绰”。

苏木绰,到底在哪里?

“苏木绰”在地理意义上代指以石堰坪村为中心的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沅古坪镇等土家族人聚居一带。

来看土家族是怎样过年的

看中国·过年丨张家界哈利路亚山

土家年俗——团圆饭

大年三十,张家界永定区沅古坪镇三台山村户名乡亲团聚在村口风雨桥旁的大田地里,举办两村并一村后的第一个团圆年饭。三台山村被列入省级精准扶贫村。乡亲们一起过大年,还进行了牛王闹春等活动。

土家习俗——打糍粑

每到过年,千百栋吊脚楼里,都会传出打糍粑时,富有节奏的“新年舞曲”。圆圆的糍粑,象征团团圆圆,又糯又粘寓意土家人对亲情和友情的看重。人们除了制作出洁白的糯米糍粑,还会将高粱、小米与糯米混合在一起,做一些带颜色的糍粑,各种色彩的糍粑摆放在一起,代表着祈求来年大吉大利、五谷丰登的心愿。

大年初一从下午4时开始,来自王家坪镇石堰坪村的多名土家人,穿着节日盛装,参加这个隆重的打糍粑活动。

18时40分,随着封边的结束,直径达到3.98米的“世界最大”糍粑也已完成。现场烟花齐放,欢呼声四起。欢庆之后,乡亲们围拢到一起,分取糍粑,各回各家用以款待客人。

土家文艺——打夯歌

土家文艺习俗——存篓舞

土家工艺习俗——土家“十八匠”

土家人有“三缝九老十八匠”的说法,十八匠,包含了金银铜铁锡、木瓦窑石漆、弹篾染花雕、酒蓑皮。至今在王家坪、沅古坪一带,还传承着其中的铁匠、木匠、石匠、漆匠、弹匠、篾匠、酒匠、蓑衣匠。

土家习俗——编织草鞋

土家习俗——土家叉鱼

土家族长期深居大山,与山水相伴,至今还有叉鱼的传统。春节前夕,在张家界永定区王家坪镇马头溪村,开始了一场热闹的叉鱼活动。

月上柳梢时,马头溪村开始热闹起来,村里的年轻人回来了,他们接过父辈的鱼叉,要为家里增加一道年夜大菜。

张家界的春节气息,你感染到了吗!

世界了解张家界的窗口张家界走向世界的舞台

腾讯微博:

张家界之窗新浪微博:

张家界之窗

官方网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