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带你详细了解动态血糖监测仪 [复制链接]

1#

普通血糖监测:采用快速指尖末梢血来检测血糖,一般检查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7个时间点的瞬间血糖。瞬间血糖容易受运动、饮食、药物、情绪波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反复针刺采血,只能反映一天中几个时间点的血糖情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而言,这些瞬间血糖值不足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用药依据。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血糖探头和记录器。血糖记录器是一个传呼机大小、携带方便的电子设备。血糖探头是一种小巧、可弯曲的铂电极,由医疗专业人员为患者佩带,患者在日常生活状况下检测并记录血糖数据。同时通过常规血糖仪测定指尖血糖值后输入血糖记录器进行校正。另外,患者还要记录"活动事件"。

活动事件是指是日常生活中影响血糖值的因素,包括进餐、运动、用药等情况。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每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血糖值,全天记录个血糖值,临床上一般监测72小时(三天)内的动态血糖变化。监测结束后,血糖动态变化资料从血糖记录器上下载到计算机里。通过数据处理,医疗专业人员可以获知患者3天内的血糖变化情况,包括最高和最低血糖值、血糖超过或低于设定血糖值的时间和所占比例、三餐前后的血糖变化范围以及任何确定时间的血糖值等等

快速指末血糖仪监测血糖,每获得一数据就得忍受针扎的疼痛感。动态血糖监测在无痛下能探测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全面地反映患者昼夜血糖变化规律。

动态血糖监测其优势有哪些?

(1)可以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的血糖变化,如食物种类、运动类型、药物品种、精神因素、生活方式等;

(2)了解传统血糖监测方法难以发现的餐后高血糖、夜间低血糖、黎明现象、苏木杰现象等;

(3)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提高治疗依从性;

(5)提供一种用于糖尿病教育的可视化手段,评估血糖波动情况。

(6)连续提供多日血糖图波动趋势分析和每日血糖数据的小结。

(7)能对患者进行不间断的持续血糖检测,清楚发现患者的血糖"全貌"。(8)血糖仪是监测血糖的工具,动态血糖仪是控制血糖的工具。动态血糖是看线、看趋势,重在怎么通过血糖信息反馈改善血糖,不只是看血糖是几点。所以,两者之间一个是看血糖多少,一个是帮您管理血糖,有天壤之别。您如果拿着动态血糖仪光看血糖是几点几,那就是把核武器当成了冲锋枪。

动态血糖监测结束后,还能绘制出精确的每日血糖变化曲线,在曲线上标有运动、饮食等事件的标志,这些完整、详细、全面的血糖图谱。通过这张血糖图谱,医生可以发现许多常规血糖监测不能发现的问题,比如无症状高血糖、夜间低血糖等,为临床的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重要的线索。

哪些人需要做动态血糖监测?

1、血糖一直居高不下,总是不达标。

2、血糖忽高忽低,波动大。

3、需要排除隐匿性低血糖或高血糖者,经常低血糖,尤其是夜里没感觉的低血糖。

4、新发糖尿病患者。

5、妊娠糖尿病患者。

6、怀疑有“黎明现象”(清晨血糖升高)者。

7、怀疑有Somogyi现象(夜间低血糖,清晨血糖反应性升高)者。

8、经常发生*昏现象、晚*昏现象,*昏现象就是下午没加餐,晚餐前血糖比午餐后血糖升高超过2mmol/L;晚*昏现象就是晚餐后没加餐,睡前血糖比晚餐后升高超过2mmol/L。

9、使用胰岛素的糖友,非常有必要佩戴动态血糖仪,精细调整胰岛素和食物的匹配剂量和注射时间,实际上没有所谓的脆性糖尿病,之所以脆,是因为食物和胰岛素吻合不好,食物和胰岛素吻合好了,血糖波动会大大减小,不再出现忽高忽低像过山车那样的血糖。

目前,医院的内分泌科已开展了动态血糖监测项目,做一次动态血糖监测的费用约元(3天)。

动态血糖监测报告专业性较强,必须由专业医生来分析判断,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比如,某患者的血糖在早餐后2~3小时出现过度升高的情况。这既可能是患者药量不够,也可能是患者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或是患者多吃了高生糖指数的食物。这时候若不仔细分析、判断和沟通,很可能会出错。

指尖血糖和动态血糖监测标准不一样,切不可用指尖血糖的标准看动态血糖,否则很容易为降糖而导致极其严重的低血糖。

1.不同食物,升糖速度和升糖幅度不同。

2.不同人,胃肠道吸收快慢不同。

3.不同人,胰岛素起效快慢不同。

4.每个人餐后1、2、3、4小时血糖最高点不同,餐后血糖上升、下降时间节点都会因人、因餐而异。

5.不能以指血糖标准判断动态血糖,而要从看点变成看线,尽量把整体血糖曲线控制在目标范围,一般糖友建议目标范围为3.9-10mmol/L,增加血糖在这个范围内的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