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好,老挝石 [复制链接]

1#

最近一阵,小编在持续追踪“田*产地之争”,表现的有点积极。所以,有些读者就误认为小编心中只有寿山石,对老挝石有石种歧视。

文章评论截选

其实,小编心里满满的委屈......

寿山石文化网作为寿山石的一家专业媒体,保护寿山石文化品牌,守土有责,在此时发声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但是小编的内心其实并没有排斥其它石种,正如四大行业协会在联合声明中提及的那样,我们从未想要排斥其它石种进入福州市场,反而是以一种主人翁心态欢迎各种印石进入福州市场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反对的不是老挝石、昌化石等等其它石种,反对的也不是“国标”这个时代趋势。

从始至终,我们反对的都是将“寿山石”和“田*”之名张冠李戴的行为,这是一种有违历史、文化、科学的行为!

我们对事不对石。

林云曦作老挝石一行观天相臂搁

▼异*突起▼

年前后,老挝石作为一种与寿山石有诸多重叠特征的石种,犹如一支“异*”凭借着产量大、价格低的优势迅速席卷了当时低迷、冷清的寿山石交易市场。

与寿山石一样,老挝石的形成也是火山喷发之后自然慷慨的馈赠,在被正式发现之前,已经静默亿万年。不同的是,老挝石是地表矿,开采只需使用钢铲、锤子等工具在地表开采,这样的开采方法使得老挝石可以在留得大型石材的同时少有裂痕。

老挝南部阿速坡省矿区

这就意味着老挝石给整个印石市场带来了“机会”与“空间”。

石材是艺术的载体,是技艺体现的物质基础。但日渐珍惜的寿山石价格高昂,这也变相地提高了学习寿山石雕技艺的门槛。

对于青年雕刻师而言,在早期技艺不成熟的阶段购买名贵的寿山石材进行创作的试错成本非常高,这也成为了精进技艺和创新过程中的大难题。而老挝石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区间需求的空白,缓解了一部分的压力。

邱启敬作老挝石涅槃之四

▼印石金字塔▼

老挝石是一种适合雕刻的印石是一个事实,老挝石没有历史文化积淀也是个事实,老挝石的的长远发展关键在于要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

坊间常有人提“老挝石已经占据印石市场的半壁江山”云云,欲借此唱衰传统印石,小编却不以为然。

如果将印石文化拟作金字塔,坐拥文人追慕和帝王钟爱两大法门的寿山石理应是塔尖上的一颗明珠,走的是一条高端收藏品的道路,物以稀为贵反而是其价值所在的主要因素。

而老挝石作为一种可用的印材,应该发挥其体量大的优势,充盈巩固印石文化的塔基,作为高端印石的平价替代品,为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寿山石与老挝石之间,应该是金字塔尖与塔基的关系,二者应该相辅相成互相成就,而并非相互对立互相伤害。

老挝石的出现丰富了印石的品类和数量,这有利于行业接纳更多的从业者,也让大众有更多机会接触印石文化,进入印石市场。最终,寿山石作为塔尖的顶流也会因为整个行业的欣欣向荣而重返荣光。

林飞作老挝石国色天香

而将闻名天下的寿山石雕技艺“福州工”运用到老挝石的创作上,亦是寿山石作为塔尖对塔基的一种文化反哺。

小编曾经见过业内许多寿山石雕大师选用老挝石创作出精美绝伦的作品,这种艺术碰撞的过程其实也是老挝石在创造自己的历史、积淀自己文化的过程,老挝石和福州工之间也在互相成就。

▼定名风波▼

而此次“田*产地风波”的一个重要争论点就在于老挝石种是否可以使用寿山石种名称,小编还是坚持认为:不应该,也没必要。

先说为什么不应该,寿山石与老挝石虽然有诸多相似,但是真的无法辨别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石,世上本就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石头。也许有些极其相似的石头确实通过肉眼难以辨别,但是目前的科研设备完全可以鉴定出其中微量成分的区别。既然可以辨认,再使用相同的名称就有些牵强附会。

虽然要做到以上这种鉴定的仪器昂贵,但与整个寿山石市场的价值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我们也真心的希望福州的鉴定机构可以及时更新鉴定仪器,守护好原产地鉴定的第一线。

王东旭作老挝石清莲雅玩

再者,老挝石种实在没有必要“冒用”寿山石种的名字。

给老挝石种强行加上寿山石种的名称,无非是想要借助寿山石的品牌效益追求一步登天的发展。

这种跨越在短期看来也许是借风扶摇直上了,但是从长远来看并非如此,以量取胜的东西终究会从高价位跌落,戴着寿山石名称镣铐的老挝石又能在天上飞多久呢?

何光速作老挝石虾趣图镇纸

木材市场中亦有类似的案例:

民国时期,最早经营古夷苏木的商人为了达到抬高物价、混淆原产地以垄断的目的,将其强说成“巴西*花梨”(老挝石最早进入市场的时候有过泰来石、越南石等名称)。

但是人们很快就看清巴西*花梨非但不生产于巴西,与“千年等一木”的海南*花梨更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巴西*花梨虽然攀附了“*花梨”的名字,但是其历史文化价值、珍惜程度与真正的*花梨相差甚远,巴西*花梨最终也只能作为一种普通木材流通。

所以说,强行冒名的意义其实并不大,“老挝石”这三个字已经是溯本清源的结果。蹭寿山石的流量并非长远之计,打造老挝石自己的品牌,建立老挝石独立的分类命名系统、价格体系,才是老挝石真正立世的方向。

▼百花齐放▼

自老挝石进入福州市场以来,经过六七年的沉淀发展,其产业链也在逐渐成熟,樟林石雕城也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老挝原石交易市场。

此时福州的印石行业如果还不能转变心态主动接受新石种的出现,就真的是一种固步自封的表现了。较之处处唱衰打压他山之石的行径,还不如大方承认其它石种的优点,客观评述其缺点。

陈武作老挝石悟道薄意章

寿山石与其它印石之间的良性竞争,不仅可以激活市场促进创新,更有益于寿山石行业的长远发展,一枝独秀从来就不是春,百花齐放却能春满园,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有一天福州的印石市场上只有寿山石,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何况福州的精神历来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所以,小编在此说一声:你好,老挝石!

/

文字

林淡烟

编辑

林淡烟

部分图源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一键直达「艺术东南」小程序

常年征集/yishudongnan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