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的时候很多人会做胃镜检查,这是诊断很多胃部疾病的主要方法,可是拿到胃镜报告,你是不是也疑惑,我这结果到底好不好?我这个问题严不严重?
今天,我们就教大家怎么看胃镜报告
胃镜是消化科常用的检查手段,胃镜报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胃镜检查报告,另一种是病理检查报告,后者是在做胃镜过程中取患者的组织进行显微镜下检查而得出的结果。
胃镜做好之后,首先会拿到一份胃镜检查报告,然后几个工作日后可以拿到一份病理报告。
无论拿到什么报告单,首先,核对基本信息,确认拿到的报告单是自己的!
胃镜检查报告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1、对胃镜下所见进行报告
简单来说,就是医生在胃镜下看到的情况,对食管、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降部等消化道各部分依次列出。
如果没有明显病变,一般描述为“未见明显异常”;如果观察到异常,将依具体情况描述为“充血、水肿、溃疡、新生物”等,通常按部位分别描写。充血、水肿可能是炎症,也可能不是。
若存在溃疡,则应描述溃疡大小、有无出血、是否可能是恶性病变等;若存在新生物,则应描写肿块大小、部位、累及范围、质地、是否容易出血以及是否造成胃腔狭窄等。
总体来说,从这个部分我们能读出的就是检查者的胃或十二指肠的哪个部分出现了什么病变。
2、胃镜诊断
通常写在报告的最后,是医生根据胃镜下所见给出的诊断结果,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常见的诊断有食管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包括非萎缩性、萎缩性、糜烂型、出血型等)、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食管癌等等。
如果在做胃镜过程中存在幽门螺杆菌阳性,则在胃镜诊断中加上Hp(+),否则为Hp(-)。
3、看图
如果问题在“十二指肠球部、胃窦、胃角”,那就仔细看这几个部位的照片,可以明显看到相对变白的胃窦黏膜、十二指肠球部的凹陷溃疡等。
病理报告
如有必要,做胃镜时医生一般会从胃里取出1块或几块小组织,医院的病理科。经过病理科心灵手巧的技术员精心制作成HE(苏木素伊红染色)切片以及HP(吉姆萨染色)切片,然后由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做出客观描述性诊断,这样就有了病理报告。胃镜的病理报告一般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收到的组织标本位置和数量,表明胃镜检查过程中取了患者哪部分的组织、取了几块。
第二部分为病理医生对显微镜下组织细胞形态、分布描述,也是“看图说话”,报告组织细胞的情况。可描述为“胃窦部、胃体部粘膜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等。
第三部分为病理诊断。
医院提示:
读懂胃镜报告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患者拿到报告单时看到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专业术语,请不要紧张,更不要胡思乱想,不管是胃镜检查报告还是病理检查报告,拿到报告单后都应及时跟医生沟通,请专业医生解读,看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怎么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