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空腹血糖高,为什么?
四点原因帮您揭秘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不断攀升态势,据最新调查显示:年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估计患病人数为1.亿,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4。
这样庞大的糖友人群,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血糖呢?
控制空腹血糖
是血糖控制的关键
1.积极控制空腹血糖,能更好地改善餐后高血糖
研究表明空腹血糖对全天高血糖的相对贡献更大,并且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上升而增加,因此降低空腹血糖是决定治疗能否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HbA1c目标值为<7.0%)的重要因素。
2.空腹高血糖和胰岛功能有着重要的联系
一项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显示,当空腹血糖达到6.1mmol/L时,早相胰岛素分泌能力仅剩约50%。因此对空腹血糖的有效控制就是保护胰岛功能的关键。
3.空腹血糖与不良临床结局风险增加相关
当空腹血糖在5.6~6.1mmol/L,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死亡率最低,空腹血糖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空腹血糖升高几乎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遇到的难题,那么面对空腹高血糖应该如何应对呢?
从以下方面逐一排查,带你寻找真正的原因。
1、饮食、运动与睡眠,你都做到了吗
首先,饮食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当晚餐进食大量高热量的食物、用餐时间较晚、进餐持续时间较长以及睡前加餐等均可能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因此糖友应该科学进餐,不仅要控制总热量、合理搭配饮食,还要定时进餐,晚餐时间不宜过晚,进餐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晚餐过后无特殊情况尽量不加餐。
糖友平时应进行规律运动,当晚餐后运动不足,尤其是晚餐后即进入卧床休息状态时,很可能导致空腹高血糖。另外,睡眠对于糖友也非常重要,失眠、睡眠不足、多梦及浅睡眠等均可引起体内儿茶酚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因此,充足的睡眠、舒缓的情绪有利于空腹血糖的控制,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镇静安眠药物辅助睡眠。
2、区分概念:黎明现象与苏木杰现象
二者均表现为空腹高血糖,但本质上完全不同,治疗也截然相反。黎明现象是患者在黎明时段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分泌逐渐增多,而使血糖逐渐升高,导致空腹高血糖。
而苏木杰现象通常是由于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药用量过大或过度饥饿而引起夜间低血糖,继而出现血糖反跳性升高。
糖友可以通过监测6点血糖(即空腹、早午晚三餐后2小时、睡前及凌晨3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鉴别,以便协助临床医生调整降糖方案。
3、药,您真的用对了吗?
目前市面上,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种类繁多,近年来不断有新药上市。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糖友的降糖药物搭配不合理、用药时间不规范以及胰岛素注射方法和药物储存问题,这些势必都会导致空腹血糖水平受影响。因此,糖友应遵医嘱服药,如果有疑问可以咨询临床医师或临床药师,切勿自行随意调整。
4、降糖治疗分阶段,有效控糖不慌乱
糖尿病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自身胰岛功能呈逐渐减退趋势。当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必然会出现空腹高血糖。人生旅途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当糖友处于外伤、手术、发热、严重精神创伤、分娩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等应激状态时,可使空腹血糖迅速升高,甚至可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
因此,降糖治疗也分阶段,糖友如果发现目前的治疗方案不能有效控制血糖,需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避免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而危及生命。
End
痛风科(糖尿病中心六部)科室介绍
天津医医院(医院)痛风科(糖尿病中心六部)是我院最早成立的以代谢病为特色的科室之一,具有丰富的糖尿病诊疗临床经验。现有医生11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护理人员均具有本科学历,并有经过国家认证的胰岛素泵师及糖尿病专科护士。科室擅长糖尿病前期、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治,善于利用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等多种先进方法帮助血糖控制,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