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糖,事无巨细。一个小小的细节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进而影响到我们控糖。
最近有糖友反映:明明生活规律,胰岛素用量和饮食、运动也安排得很合理,但清晨的空腹血糖总是不稳定,忽高忽低的,真让人头疼。”
我们具体询问过以后才知道,这位糖友早晨起来,一般都要先刷牙洗脸,给家人做早餐,打扫卫生,照顾孩子,等活儿都干完了,才测血糖。
相信不少糖友都有类似的情况,认为只要在吃早餐前把血糖测了就是空腹血糖,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存在一定误区。
什么是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至少禁食8小时以上、醒后立即测定的血糖值。
测空腹血糖最好选择在清晨6:00~8:00,测之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这样能够较大程度地排除一些影响因素,反映真实病情。
空腹血糖≠早餐前血糖
90%的糖尿病患者误以为空腹血糖就是早餐前血糖,因此多数患者并不是每天醒来后立即测血糖,而是会先刷牙洗脸、做早餐、做点家务、出去遛遛狗、去小区散散步等等,然后再测量血糖,此时测量的血糖是早餐前血糖,并不是空腹血糖。
因为人在起床后,机体也会随着大脑的清醒处于准备活动状态,体内各种激素水平开始活跃起来,血糖水平也随着变化。
尤其是起床后空腹运动的患者,不仅会使运动后测得的血糖值为非空腹血糖,不能准确的反应夜间血糖的控制水平,而且运动中容易出现低血糖。
而有的人睡懒觉睡到中午11点,这时受身体激素影响,就算不吃东西测出来的血糖也不准了。
因此,糖尿病患者醒来后第一件事应该是温水洗手,然后立即检测血糖,记录下血糖值再去干其他的事情。
并且将此养成习惯,空腹血糖才能测量准确,正确的空腹血糖测量对降糖方案的调整才有意义。
检测空腹血糖的意义
1.反映患者在无糖负荷刺激状态下的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2.可以反映前一天晚间用药是否可以控制血糖到次日晨,它受到“黎明现象”与“苏木杰反应”的干扰;
3.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
如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1.隔夜禁食8~12小时于次日早晨抽血化验,间隔时间不得缩短或延长;
2.前一天晚上应像平常一样正常进餐,不要故意少吃或暴饮暴食,夜间不得加餐;
3.保持情绪稳定及良好睡眠;
4.采血前不用降糖药(包括胰岛素)、不吃早餐、不运动。
总之,空腹血糖测量有严格的标准,须按照要求规范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具有参考意义的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