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通辽市极端天气应对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复制链接]

1#
怎么才能治好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4302821.html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的极端天气应对工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应对极端天气,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极端天气,是指橙色及以上信号预警的极端降雨、极端降雪、大风、沙尘暴,以及红色信号预警的寒潮、冰雹、大雾、极端高温、雷电。

第三条极端天气应对应当坚持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实行以人为本、保障充分、科学应对、快捷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市、旗县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极端天气的次数、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极端天气的起因、性质、影响等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建立极端天气数据库,并根据极端天气分布情况和评估结果,划定极端天气风险区域,制定相应防御措施。

第五条市、旗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极端天气风险区域,实施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城乡发展规划、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种植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启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型经济开发及风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前期工作时,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减轻极端天气影响。应当完善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构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提升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第六条建立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极端天气应对工作组织体系,实行以旗县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属地管理体制。

各级政府应当健全责任体系,明确极端天气应对工作责任人,落实工作责任。

第七条市、旗县政府应当将极端天气应对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极端天气应对工作机制,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应当加强极端天气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极端天气信息共享机制及应急处置体系,健全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的多部门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完善重大气象灾害停工停产停课停运机制。

第八条苏木乡镇政府应当明确承担极端天气应对工作机构和人员,健全极端天气应对网格工作机制,负责极端天气应对先期处置、基层动员等工作。应当协助旗县级主管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联络、应急转移、信息传递、灾害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

第九条嘎查村应当协助苏木乡镇政府开展极端天气风险调查和灾害隐患排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依照苏木乡镇的决定、命令,及时传达极端天气预报、预警,及时收集信息,上报灾情。

第十条市、旗县政府应当统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工作。各类极端天气应对专项指挥机构应当牵头编制相应极端天气应急预案,报本级政府批准后实施,及时组织开展预案演练。

公共交通运营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公共设施的运营管理单位,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处置单位,以及住宅小区、学校、医院、商场、宾馆、大中型企业、大型超市、幼托机构、养老机构、旅游景区、文化体育场馆、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等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制定极端天气应急行动方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第十一条市政府应当统筹建立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武警和民兵预备役等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应当健全军地应急联动机制,完善需求对接、信息共享、研判预警等制度,实现信息交流共享。

市、旗县政府可以通过采购服务机制将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纳入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督促各类社会组织、大型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管理机构等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按要求参加培训和演练,志愿者可以参加相关救援能力培训,提升其灾害救援能力。

市、旗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对在抢险救援中伤亡人员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救助、抚恤慰问。

第十二条市、旗县政府应当建立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建立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与应急救援队伍的对接机制。健全以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辅的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储备机制。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实行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和分级负担制度。

第十三条市、旗县气象部门应当及时将极端天气监测预报信息推送同级政府、专项指挥机构及有关部门。

市、旗县政府应当及时组织专项指挥机构及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进行会商分析,对发生极端天气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极端天气影响的,应当立即向上级政府报告,并向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政府通报。

第十四条市、旗县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极端天气预警制度。气象部门及所属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统一发布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南。

极端天气预警期间,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应当通过直播、滚动播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