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地址 http://m.39.net/pf/a_4779916.html监测睡前血糖合理加餐
一般为晚上9点-10点左右(临睡前血糖)。
睡前血糖反映胰岛B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是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的依据,以免低血糖的发生。
睡前测糖,与日间血糖尤其是餐后2小时血糖差异较大,就有夜间低血糖发生的可能:
①一般来说,当睡前血糖大于7.0mmol/L时,不需要加餐。
②当睡前血糖<6.0mmol/L时,需要加餐。最好在睡前1小时加餐。当然,睡前血糖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血糖范围内。
对于大多数年轻患者,睡前血糖值范围最好控制在4.4-8.3mmol/L,老年人群根据个体化,可适当放宽,睡前血糖水平不应超过11.1mmol/L。
糖尿病患者睡前加餐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夜间低血糖,一般睡前血糖在6.6-8.3mmol/L比较安全,如果睡前血糖低于6.6mmol/L,则有必要加餐。也有些糖友睡前血糖7.0mmol/L夜间也会出现低血糖,不能一概而论。
监测夜间血糖区分苏木杰反应
糖友在夜间很大可能发生过低血糖,晚餐餐后2小时血糖4.8太低了,睡前本身就有了一定的低血糖征兆。低血糖之后发生了高血糖反跳,基本可判断为苏木杰效应,但这位糖友的高血糖反跳并不明显。若能及时调整,很容易控制和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这两种情况均牵涉到药物的具体使用问题,应询问主治医生的建议。糖友在家可以这样做:监测夜间2-3点的血糖,看看是否有低血糖,以区分苏木杰反应和黎明现象。
苏木杰反应是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的常见原因,是在夜间发生低血糖之后,机体为了纠正这一情况,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第二天空腹血糖升高的异常情况。
而黎明现象是凌晨4:00以后人体会分泌较多的升糖激素,正常人体内会分泌充足的胰岛素,起到制衡升糖激素的作用,因此,空腹血糖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分泌,因此出现空腹血糖升高的情况。
了解二者的不同点就可以明白,前者与药物剂量过大有关,后者与晚上药物剂量过小有关。
留意是否存在感染因素
各种感染均可能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升高空腹血糖。
比如春季呼吸道易受到各种病菌和微生物的侵袭,容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未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发展为肺部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肺部感染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比典型肺炎要少,同时肺部感染又可加重糖尿病,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
保证高质量的睡眠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夜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或超过9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起睡眠7小时的人群,增加50%左右。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引起应激反应,导致升糖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血糖升高,而睡眠过多则提示身体存在其他健康问题。
熬夜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局部组织供血不足,细胞修复受阻等各种问题,所以保证良好的睡眠对于健康十分重要。
(以上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