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是病理学切片第二篇~
病理切片总结
我眼瞎了.jpg?第2期
纤维素性胸膜炎
放大
4x10
放大
10x10
放大
40x10
纤维素性胸膜炎的切片可见胸膜表面附有大量粉染网状的纤维素,其间网罗着中性白细胞碎片,因渗出物挤压胸膜下肺组织肺泡萎陷,呈裂隙状。
◎辨认要点:
①低倍镜或中倍镜:可见许多细小的腔隙,似压缩状肺泡,初步认定为肺部组织
→②高倍镜;可见有些腔隙附有大量粉染网状的纤维素
→③断定:纤维素性胸膜炎
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放大
4x10
放大
10x10
放大
40x10
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的切片为阑尾横切面,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均充血,结构疏松,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弥漫浸润。阑尾腔内有脓性渗出物,部分黏膜上皮坏死、脱落。浆膜面附有少量纤维素及脓细胞(变形、坏死的中性白细胞)。
◎辨认要点:
①先肉眼观察该切片,可见一管腔结构
→②低倍镜下:清晰可见四层结构,有大量白细胞浸润
→③高倍镜下:腔内有脓性渗出物,黏膜有坏死,浆膜面附有少量纤维素。断定: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伤寒淋巴结
放大
4x10
放大
10x10
放大
40x10
伤寒淋巴结的切片显示淋巴结肿大充血,正常结构不清,呈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炎症病变,伴有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胞浆丰富呈淡粉色,胞浆内有吞噬的坏死细胞碎片,淋巴细胞及红细胞,核呈肾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疏松呈网状,又称伤寒细胞。
◎辨认要点:
①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伤寒小结;小结内可见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②断定:伤寒淋巴结
鼻息肉
放大
4x10
放大
10x10
放大
40x10
鼻息肉的切片可见鼻黏膜上皮及间质增生突起呈息肉状,息肉表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间质含多数扩张腺体,腔内含分泌物及脱落的上皮细胞。间质疏松水肿,血管扩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辨认要点:
①低倍镜下:与脾相似,但是间质有很多扩张的腺体,排除脾的可能。注意看边缘,是一层上皮细胞
→②转至中倍镜或高倍镜:仔细查看标本的边缘,很明显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③断定:鼻息肉
鳞状细胞癌
放大
4x10
放大
10x10
放大
40x10
上图所示的标本为鳞状细胞癌。低倍镜下:见鳞状上皮癌变突破基底膜向深部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组织中浸润,形成条索状即癌巢,癌巢之间为肿瘤间质。
高倍镜下:癌巢内瘤细胞与正常鳞状上皮细胞相似,但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核较大,呈立方形或柱状,相当于基底层细胞,靠近里层及癌巢中心的大部分细胞色浅而大,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其形态与棘层细胞相似,有时可见到细胞间桥,癌巢中心之细胞扁平或形态不清,染成一片粉红色,核大都消失,似角质层细胞,称为癌珠(角化珠)。
◎辨认要点:
①低倍镜下: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规则的腺样结构、癌巢
→②高倍镜下:与正常腺体有共壁现象*,癌细胞有病理性核分裂象
→③观察到“角化珠”。断定:鳞状细胞癌。
黏液腺癌
放大
4x10
放大
10x10
放大
40x10
黏液癌细胞排列分散,胞质内有大量黏液,呈空泡状,核被挤于细胞一侧,使癌细胞成为印戒状,称印戒细胞,部分区域因黏液过多而致细胞破裂,黏液溢于组织间形成黏液湖,黏液湖中可见少数癌细胞,此癌呈浸润性生长。
◎辨认要点:
①低倍镜下:请尽可能地寻找有腺体的部位,然后转至中倍镜或高倍镜
→②高倍镜下:寻找有空泡的部位,仔细辨别是不是印戒细胞,如果是,直接判断:黏液腺癌。
平滑肌瘤
放大
4x10
放大
10x10
放大
40x10
瘤细胞分化成熟,与正常平滑肌细胞极相似,细胞呈梭形,呈束状排列,走行方向杂乱,核呈短棒状,横切为圆形,未见核分裂,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在苏木素-伊红染色的切片中,瘤细胞与纤维间质不易区分,瘤结节周围有一薄层包膜,与子宫壁正常平滑肌组织分界清楚。
◎辨认要点:
①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瘤细胞束状或漩涡状排列。瘤细胞呈长梭形,与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相似。
→②断定:平滑肌瘤
血管瘤
放大
4x10
放大
10x10
放大
40x10
血管瘤的肿瘤位于表皮下,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有部分包膜,肿瘤由大量大小不等的毛细血管构成,管腔内被覆一层内皮细胞,细胞无间变,与正常毛细血管相似,但血管数量较多,且排列紊乱。
◎辨认要点:
①中倍镜下:可见许多细小的血管腔,数量较多,排列紊乱
→②断定: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