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陕西诗歌》年第5期
目录丨《陕西诗歌》年第5期
诗典
汤养宗横行胭脂
封面诗人
朱积
浪潮
桑眉师力斌敬笃李炳智顾必龙
李立屏程继龙柏相孙阳泠风
青龙子却悔云枫张彤章开玲
袁好陈典锋
群落
天水诗人诗歌作品小辑
王若冰周舟李继宗雪潇雨眠
欣梓汪渺丁念保李王强赵亚锋
王选莫渡赵鲲郑万明杨强
吉晓武何建峰*石杨玉林左吴苏
木木张丽红涓子丁永斌向向
闫喜峰龙占福何万红舒垠李子缘
赵瑞丽兰叶子赵颜孟小语
翻译
种桃子的人文/尚飞鹏英译/亦言
诗词
孟建国*昕
品评
蓬勃旺长之力——任聪颖诗集《木词》读札/王可田
功利化写作
王可田
把文学当作改变个人命运、赚取社会身份、赢得人生尊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不仅来自体制内部的变革,更来自商业的冲击。如果说文学依然神圣,那么,它不是作为现实中的一项产业,而是灵*、精神永驻的家园。
这个时代,文学何为?成为权力的工具、体制的奴隶?还是商业的同谋,分获不菲的利润?功利化写作,在这剧变的时代不可避免,但终非正途。
功利化写作的不可靠表现在:写作的出发点不是基于生命的内在需求,而是更多建立在外在事物的嘉奖和推动中;不是把文学当成内心永恒的事业,而是用它尽可能地赢取功名。若在强大外力的推动下,功利化写作不排除可以产生一些好的或较好的作品,但由于出发点的偏离和写作初衷的悖谬,其肤浅、媚俗乃至低劣的品性,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即就是一些成色不错的作品,往往未及有效深入就仓促收手。一些所谓成功的作品,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也许,只有最大限度地剥离附加在文学上的现实功用性,以及写作者那点可怜的虚荣,切近存在真相和生命本质的有价值的作品,才可能批量产生。
《陕西诗歌》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