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索优乐是鄂温克旗伊敏苏木伊敏嘎查的达斡尔族牧民,在伊敏河镇区开了一家以蒙餐为主的小餐馆,夫妇俩做的是草原牧区家常饭菜,既有特色又实惠可口,很受当地人青睐。索优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和写作。在餐馆里,每天忙完一天的活儿后,索优乐就伏在桌上,点上台灯,开始读书或写作,一直到深夜。夫妇俩经营着小店多年来索优乐一直这样坚持着。如今,他的十几篇小说已经在报纸刊物上发表,还获得了奖项。年,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乐人间》出版,期间他还为伊敏嘎查完成了30万字的嘎查志写作。索优乐在他的小店里手捧他出版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苦乐人间》7月14日,我和呼伦贝尔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常胜杰、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白兰,一行3人来到伊敏河镇区索优乐开的蒙餐馆。常胜杰认识索优乐,他为我们相互作了介绍。我们品茗着奶茶闲聊起来,话题自然就是我们感兴趣的索优乐读书写作的事。接受笔者采访索优乐也很健谈,他的蒙古语、汉语、达斡尔语说得都很好。索优乐从小就愿意听老人们用母语讲故事,很多老人聚在他们家中喝茶、聊天、讲故事。小时候每当听完故事,索优乐就绘声绘色地给玩伴们讲述一遍,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他讲述的故事。上学后,索优乐很喜欢语文课,他的作文也受到老师的称赞。中学毕业后,索优乐回到嘎查,成为了一位牧民。后来又开起了小餐馆。无论做什么,他一直坚持读书和写作。索优乐说,生活中有太多感染人的故事值得他去记录。他的第一篇获奖的作品是《父亲的枣红马》,让他记忆深刻。他结婚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们一匹枣红马,他骑着枣红马在草原上放牧,参加赛马比赛。几年后由于为母亲治病,他不得不含泪卖掉了枣红马。突然有一天早上,朦胧中索优乐感觉院子里有马蹄声,他赶紧随声寻去,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这不是自己心爱的枣红马吗?只见枣红马拖着半截纲绳,满身的疲惫并带着些许伤痕,正缓步向他走来,索优乐赶紧跑过去,扑在枣红马的身上,泪如泉涌......这匹枣红马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索优乐对我们说,像这样的故事在草原上太多了。一家人在小店前合影索优乐是个牧民,他不认为自己是作家,他始终说自己是个爱读书爱写作的牧民,但在我心里总显得他是那么的高尚,那么的纯粹。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伦贝尔日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