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皇帝多有东巡之举。其中,康熙和乾隆皇帝曾多次来到赤峰地区。而敖汉因为地处北京与盛京(沈阳)的通路上,所以凡是去往盛京的清朝皇帝,几乎都会从敖汉经过,并且驻跸敖汉王府。根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曾来到敖汉一次,乾隆皇帝则巡游至敖汉两次。
敖汉旗游牧图
康熙巡游敖汉
据清代文献记载,康熙三十七年(年)八月,康熙皇帝从敖汉过境,这也是康熙帝一生唯一一次来到敖汉境内。《清实录》载,“当年七月二十九日辛丑,上奉皇太后旨盛京谒陵……是日启行,驻跸喀喇沁和硕端静公主第。十四日乙卯,上驻跸白尔车尔地方。十五日丙辰,上驻跸罗汉毕喇地方。八月十六日丁巳,上驻跸和赖萨尔巴尔昂阿地方。十七日戊午,上驻跸忽阑喀喇谆拖惠。十八日已末,上驻跸杭爱鄂洛木,意为驼峰渡。十九日庚申,上驻跸哈喇拖海地方,敖汉多罗郡王扎木苏等进宴。二十日辛酉,上驻跸乌阑冈安地方……”
康熙帝
这段文字全面记录了康熙帝从京城出发,一直到敖汉以东的路线。当年康熙帝奉太后旨意,到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谒陵。出发后,先驻跸于和硕端静公主所在之地,喀喇沁。十四日,驻跸白尔车尔地方,十五日,驻跸罗汉毕喇地方,这里的罗汉毕喇就是今天的老哈河流域。此时,敖汉的多罗郡王扎木苏前来朝见皇帝,说明康熙帝已经进入或者接近敖汉境。十六日,康熙驻跸“和赖萨尔巴尔昂阿”,经过分析,学者认为此地名应为满语,“和赖萨”是险坡的意思,“尔巴尔昂阿”则意为“两河汇流处”。
十七日,康熙帝驻跸“忽阑喀喇谆拖惠”,这指的是某座山东麓的山根河湾处。十八日,皇上驻跸“杭爱鄂洛木”,意为驼峰渡。由此可以看出,康熙皇帝这一路是沿着河流前行,非常利于汲水。十九日,皇帝驻跸“哈喇拖海地方”,也就是今天松山区小哈拉道口,原来属于敖汉境内,来到此地后敖汉多罗郡王扎木苏等人与皇帝一同进宴。二十日,康熙帝驻跸“乌阑冈安”,在今康家营子东老哈河河坎地带。
康熙帝出巡图
相传康熙皇帝为了查看民情,曾扮成商人,沿着老哈河各村走了起来。这一天,一行人走至半路坐下歇着,康熙站在沙坨上,欣赏起了大漠风光,看着看着,不由得走下了沙坨。时值盛夏,阳光热烈,沙窝里热得像蒸笼一样,康熙帝又热又渴,竟不知东西南北了。
他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一个蒙古包前想要讨碗水喝,里面走出一个白发老头,打量了几眼这位行路人,“砰”得一声把门关上了。康熙皇帝一连走了十几个蒙古包,都没有人搭理他,康熙帝又气又恼,一屁股坐在一棵大树下,不一会就昏倒了。此时的康熙帝也早已没有了皇帝的模样,成了要饭花子。
老哈河
大树对面住着个老谢头,看见门前的大树下躺着个行路人,不由得起了怜悯之心。老头急忙把康熙背到屋里,往他嘴里饮了几匙清水,不一会,康熙就苏醒过来了。老头急忙把自己早晨吃剩下的四个半糠半粮的窝窝头端到他面前,抱歉地说:“老弟,灾年欠粮,王府又催租逼债,牧民没有什么好吃的,先将就着吃点儿吧。”
“老头,你这干粮怎么这么香呀?”康熙吃饱了喝足了,一边抹着嘴巴,一边不住地夸奖起来:“这干粮叫什么名啊?是怎么做成的呀?”老谢头是个爱开玩笑的老人,他见这个行路人,竟然没吃过这样的窝窝头,就顺便和他开上了玩笑:“我这干粮啊,是祖传的手艺,做它时,一双手十个手指头,两个大拇指在里头往外抠,另外八个指头往里按,做出来像个塔样,因此叫里二外八黄金塔。”
“里二外八黄金塔,好,好!”康熙帝高兴地称赞着,此时侍从们惊慌失措地找他来了,他不敢在此久留,就记下老谢头的住址和姓名,匆忙上路了。回宫后,康熙帝又过上了每天吃山珍海味的日子,时间久了,吃什么都没滋味。他突然很想念在敖汉旗微服私访时吃的里二外八黄金塔,就吩咐厨师做给他吃。但是好几位厨师都做过了,康熙帝总是不满意。他只好传下圣旨,火速传敖汉的老谢头觐见。
康熙狩猎
钦差大臣不敢怠慢,日夜兼程将老谢头带进京城,直到这时,老谢头才知道自己当初搭救的过路人是当今圣上,只好硬着头皮给皇上做了个窝窝头。康熙帝咬了一口窝窝头,感觉难以下咽,大声喝道:“我以前吃你的里二外八黄金塔那么好吃,现在为什么就这样了,你这是欺君!”老头跪爬半步,说:“万岁爷,我现在给您做的饭和您那次吃的饭一模一样,为什么这次味道不好了呢?因为那回您是在饿时吃的,这就叫‘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啊!’”
康熙帝一听这话,如梦初醒,于是把手一挥,说了声:“给他赏赐,退下!”从此,里二外八黄金塔的故事便流传开了。
另外,根据敖汉民间传说记载,康熙帝还曾经到过敖汉旗黄羊洼镇的哈沙吐村和玛尼罕乡的五十家子村。
二十一日,康熙帝离开敖汉,进入奈曼旗老哈河南岸朱尔哈带地方。据《清史编年》卷三记录,其后康熙皇帝又途径阿鲁科尔沁旗、扎鲁特旗后,进入今辽宁省境。十月十六日,康熙皇帝分别拜谒福陵(努尔哈赤陵)、昭陵(皇太极陵),而后一路途径山海关、永平、通州,于十一月十三日回京。这就是康熙帝此次谒陵的路线,其中在敖汉停留的过程在史料上可以看到清晰的记载,属实无疑。
乾隆首次巡游敖汉
乾隆八年(年)七月,乾隆出发,拜祭兴京永陵,盛京福陵、昭陵,十月二十五返京,历时一百零七天。就是在这次谒陵的过程中,乾隆帝首次巡游至敖汉。关于这次在敖汉的行程,《清实录》亦记载颇多。
乾隆帝
“丁末,是日,驻跸库勒图塔喇。昭乌达盟长、敖汉郡王吹木丕勒恭进筵宴。”这“库勒图塔喇”就在现在的喀喇沁,自此,乾隆帝的此次东巡开始进入赤峰境内。
“八月初二日,驻跸碧柳台。昭乌达、卓索图盟长、蒙古王等恭进筵宴。”碧柳台也记作碧楼台,在今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四棱子山(磨石山)附近。后到固山贝子额驸府,简称贝子府,府址在敖汉旗贝子府镇后坟村。自此,乾隆帝进入敖汉境内。
敖汉城子山
相传乾隆皇帝带着文武官员,从贝子府出发后,东行至当年一座孤山下面,安下行宫。当时这一带正在闹旱灾,一望无边的荒甸子,沟沟岔岔,村村落落,都是滴水不见。人马驻扎后,吃水成了大事。随驾太监四处找水,找水人回报,都说无水。乾隆口干舌燥,急等水喝。见官兵找不到水,就传旨派当地百姓去找。被派去的第一个百姓,去了多时回来了,乾隆问:“找到水没有?”百姓回答:“找到一个干河,没有水。”乾隆大怒,喝令刀斧手:“把这无用的蠢材斩了!”杀了第一个,又派出第二个,第二个回来又被杀,然后派出第三个……就这样,派出一个,空回一个,杀了一个,不到半天工夫,竟有十个百姓被杀。
乾隆皇帝不弄来水决不罢休,他又传第十一个百姓去找,这个百姓是个聪明能干的后生,他到四处转了一圈,也同样没有找到水,只好由武士押着回来了。乾隆皇帝见他回来,忙问:“找到水没有?”这后生一听,心里不由得一哆嗦,暗想,完了,马上就要死了,反正我是快死的人,就在死之前戏弄皇帝一下吧。想到这里,他大胆地说:“找到水了!”乾隆一听说有水,顿时眉开眼笑:“水在哪儿?”后生把手往干河套方向一指:“那不是,在那儿呢!你叫它一声它就来了。”说也怪,这后生话没落地,一股洪水就像从天上掉下来似的,奔腾呼啸,从后生所指的方向,滚滚地流来了。
叫来河风光
那水像一条长蛇,弯弯曲曲地流到乾隆面前,竟急剧地打起旋来,不再往前流了。乾隆和文武官员定睛一看,那水里有一条大泥鳅,正朝着乾隆皇帝眨眼呢!
原来这条泥鳅管这条河水,它本打算隐居沙滩,因为见后生哭得厉害,为不使百姓再遭杀害,这才领水出来。它把水引到乾隆面前,是想等乾隆用完水后再领回去。不料,乾隆皇帝等人用水完毕,竟把手中小扇一摇,朝泥鳅说了声“随我走吧”,那泥鳅道浅位卑,怎敢得罪真龙天子。它只好摆了摆尾,垂头丧气地跟着乾隆的圣驾向前走去。
等到乾隆走出缺水的干沙滩,不需牵这股河水了,那泥鳅又摆起了尾巴,等候乾隆的吩咐。乾隆皇帝一挥手,说了声:“你爱往哪儿去往哪儿去吧!”乾隆走后,这股水想回去也回不了,只好随便流起来。它像脱缰的野马,左弯一下,右拐一下,最后一头扎进沙滩,从沙滩出来,又汇入西辽河。叫来河由此得名。
《清实录》又记:“乙卯,是日,驻跸查罕陀海。翌日如之”这里所说的“查罕陀海”就是今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的查干套海,位于坤头岭村以北。
乾隆东巡图
“是日,驻跸布尔敦陀海”,即今赤峰市敖汉旗黄羊洼镇哈沙吐村。
“戊午,祭大社、大稷……行围,至辛酉皆如之……是日,驻跸查罕鄂陀海”,也就是今敖汉旗木头营子乡的青山村、敖套海和上敖套海。
“己未,是日,驻跸哈布他海濠”,即今赤峰市敖汉旗黄羊洼镇大宝甸子村。
乾隆接见蒙古王公
接下来乾隆帝所到之处,便是大名鼎鼎的响水瀑布了。“庚申,是日,驻跸库库乌苏。”这便是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的“响水”瀑布。在这里,乾隆帝不仅亲赐瀑布大名为“响水玉瀑”,还诗兴大发,作《观敖汉瀑布水》一首:我闻奥区无所秘,疑信向半今信然。浩浩万里沙漠塞,乃有瀑布崇冈悬。车尘方若纷堨壒,豁开壶里别有天。侵寻峰岫罗嘉树,渐润涧谷无埃烟……
敖汉响水
又作《玉瀑》诗曰:崇椒列巘点丹枫,树色烟容绿间红。始信人间无玉阙,水晶帘内水晶宫。却笑拘墟李谪仙,匡庐当目便茫然……
响水瀑布之行结束后,乾隆帝又来到了敖汉旗长胜镇,《清实录》作如下记载:“辛酉,是日,驻跸漆尔波库。”在此地,乾隆作《捕鱼》两首,其一曰:“一水带龙冈,三秋理钓航。蒹葭飐寒渚,鸥鹭貌江乡。乐事渔同猎,嘉鱼共x共鲿。便途资众饷,莫漫比如棠。”其二曰:“玉镜澄秋浦,林峦人照佳。不纲仁未逮,结钢常念怀。献获甘谁后,颁恩与众偕。鸣榔歌快豫,齐泊白云涯。”
响水玉瀑
离开长胜镇后,乾隆来到了敖汉之行的最后一站——下洼镇。《清实录》载:“是日,驻跸巴雅尔图塔喇。”下洼镇位于叫来河冲击谷地,蒙古旧称波罗素塔拉。从下洼镇走后,进入奈曼。
雕刻着乾隆题诗的岩石
这便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巡游敖汉的行程。
乾隆二度巡游敖汉
乾隆第二次来到敖汉依然是在东巡祭祖的途中。这一年是乾隆十九年(年),与第一次东巡相距11年。五月初四,乾隆帝奉皇太后之命从圆明园出巡。此次东巡历时天,是四次东巡中时间最久的一次,规模和排场较上次也更加宏大。
“七月十一,出喀喇沁界进入敖汉境。”一入敖汉,久别重逢,乾隆皇帝便有感而发作《入敖汉境》诗:“据岭分疆异,清尘洒道同。先后咸奉职,诚敬自由衷。渐见牛羊牧,仍欣禾黍丰。时巡慎候度,继续念戎功。”
“七月十二,驻跸多伦瑚图克……七月十三,驻跸吉林郭勒。”这里的“多伦瑚图克”是今敖汉旗新惠镇的德力胡同,“吉林郭勒”为今敖汉旗贝子府镇巨林营子小河岸。
敖汉旗贝子府
七月十四,乾隆皇帝到达贝子府,并前往敖汉贝勒罗卜藏墓祭奠,还亲临其子固山贝子垂济扎勒之家。酷爱作诗的乾隆皇帝在此留下了《题寄敖汉瀑布水》和《蒙古诸王公进宴即席赋句》等诗作。
七月十五,乾隆驻跸今敖汉兴隆洼镇。七月十六,乾隆帝出敖汉境。
这就是乾隆帝第二次巡游敖汉的过程。
与皇帝巡游有关的地名
因康熙、乾隆两帝在敖汉活动较多,因此,便产生了许多以清帝巡游遗迹或传说命名的村子,这类村子多与康熙、乾隆有关。
敖汉旗地图
一
哈沙吐村
哈沙吐,蒙古语意为有围栏的地方,相传,这里原为茫无边际的牧场。康熙皇帝私访,经由此处,多亏一希勒吉惕氏(今谢姓)牧民招待一顿谷面窝窝头,才免去饥渴之苦。事后,该人以护驾之功,被封为札兰,占据此地,并建起围栏,建立宅院,自此这里便成了有围栏的地方。如今这里已分成东西中3个自然村,各村仍有牧民居住。
哈沙吐村
二
车罗城村
车罗城村位于敖吉乡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叫来河岸边,东邻公主坟。本村得名于乾隆东巡传说。相传乾隆东巡途径这里,时值傍晚,见这里地势平坦,且靠近河边,便驻跸于此。因这里原为荒野,为护“圣驾”,侍从们便用随驾车辆,罗列为院墙,形同城墙。“圣上起驾”之后,这里便得名车罗城。
三
五十家子村
五十家子村位于玛尼罕乡政府驻地东部,这里曾是清朝驿站,建于康熙年间。西南通北京,东北通洪郭图驿站,系康熙东巡所经之站。(本村有辽金之古城遗址,已考证为元代宁昌路址,古城址中有辽塔,名万寿白塔,上有明万历年间蒙古文题记,刻有敖汉始祖岱青社棱之名)。
五十家子白塔
四
海布力嘎村
海布力嘎村位于敖润苏莫苏木驻地附近,海布力嘎,蒙古语意为侧翼站。此驿站建于乾隆年间,按常例,敖汉旗境内清代驿站只应有五十家子一处,另建侧翼站,实属乾隆皇帝特殊需要,当为乾隆来观响水玉瀑而建。
敖汉敖润苏莫苏木
五
固钦格日村
固钦格日村位于敖润苏莫苏木北部,老哈河南岸。固钦格日,蒙古语意为三十家子。这里也曾是一个驿站,是敖汉札萨克达木林达尔达克未经朝廷批准,擅自改制建的。为此,该王受到了清廷的惩罚。
本文根据史料、地方志和其他资料综合记载整理,康熙乾隆来过敖汉当属无疑,但是两位皇帝在敖汉境内的行程记述似乎有不准确的地方,比如乾隆首次巡游敖汉的行走路线,前后绕行较远,不太符合常规。由于缺乏更多的佐证,究竟正确与否,敬请读者留言补充、更正。
作者:风瞬作者团—臻宁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经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