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达坝席利嘎查绒山羊奏响乡村振兴曲 [复制链接]

1#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布尔陶亥苏木达坝席利嘎查按照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辽宁绒山羊养殖,并通过高于市场价收购农牧民羔羊的方式,促进农牧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初冬时节,天高云淡。见到达坝席利嘎查村民张勤克的时候,正好赶上村里的人来他家查看羔羊的生长情况,并商量今年羔羊的收购事宜。“养羊的时间也有三四十年了,最近这两年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疫情的影响,销路就慢慢成了大问题,但是今年就不一样了,村里的绒山羊育肥场直接向我们这些养殖户以高于市场价的方式收购成年羔羊,解决销路难的问题。”

年,达坝席利嘎查结合村社实际,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从辽宁省引进产绒量高、遗传性稳定、繁殖效率高的绒山羊,并优先与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户子签订代养协议,走出“村集体+农牧户”结对子的双向发展模式。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当初与村集体合作走“代养模式”的农牧民养殖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收入也从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几十万,带动整个达坝席利嘎查的绒山羊产业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销售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为此,该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今年在村里新建设了2栋暖棚、2栋育肥棚和1栋草料棚,准备向农牧民以高于市场价的方式收购成年羔羊,在育肥棚育肥后再进行转售,帮助农牧民解决销路难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我们嘎查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嘎查里一直都有养羊的传统,农牧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养羊,所以我们才想到了以这样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解决销路难题。每只成年羔羊村集体以高于市场价30-50元的标准向农牧民收购,收购回来后在育肥场里继续育肥4-5个月,然后再由村集体进行售卖。”说罢,达坝席利嘎查党支部书记韩三小举起双手比划着,算着绒山羊养殖这门产业的经济账,“辽宁绒山羊每只羊一年最少生1只羊羔,1只羊羔能卖到—元,绒毛能卖多元,每只羊收入最少在元,相比其它种类的羊效益要好很多,农牧民们除了可以把羔羊卖给村集体增加收入,也可以自己卖肉卖绒毛,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气发展绒山羊产业的主要原因”。

看着眼前这群“咩咩咩”叫的羔羊,韩三小对于未来村集体继续发展绒山羊产业充满信心,“今年育肥工作才刚刚开始做,准备先向本地农牧民和外地客商购买只羔羊进行育肥,来年争取再建设2栋育肥棚舍,育肥规模增加到只左右,远期规划是年出栏量可以达到只,未来我们还是希望能通过村集体的育肥场和高价收购的方式,来带动更多的农牧民去发展绒山羊产业,增加收入。”

记者:岳琛堰

原标题:《达坝席利嘎查:绒山羊奏响乡村振兴“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