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苏木山,虽然万木凋零,却也别有一番韵味。多万株树木在几十个山头次第铺开,生态建设成就令人叹服。
苏木山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南37公里处,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山秃岭。年初,19岁的董鸿儒被安排到护林站看护荒山上零星生长的白桦树。一年后,他向县里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建议在苏木山设立林场。年,经自治区林业厅勘察设计,苏木山林场成立,赵守礼、董鸿儒首任场长。
最初两年,因植树无果苏木山林场险些下马。年,林场试种华北落叶松。经过一年精心育苗,亩华北落叶松终于在苏木山扎根,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从此苏木山确立了以华北落叶松为主的造林方案,生态建设成为重中之重。经过苏木山林场两代务林员几十年的种植,如今,苏木山已形成18.6万亩林海,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落叶松林场,森林覆盖率高达78%,仅药用植物就达多种,其中野生黄芪属纯正“正北黄芪”,在中草药材市场享有盛誉。
由于苏木山的生态景观越来越美,年,兴和县政府与集宁联营商场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苏木山旅游资源,把苏木山旅游产业带上了快车道。现在的苏木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观光旅游者数以万计,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经济发展。
文/袁溪
图/郭伟伟